(一)学术论文
1.段然,丁友刚,控制中的控制: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为何重要?《会计研究》,2022(1)
2.丁友刚,段然,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混沌和乱象——基于科学判断与或有事项准则的思考,《会计研究》,2020(3)
3.丁友刚,严艳,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拨备周期效应,《经济研究》,2019(07)
4.丁友刚,秦国胜,周华,杨澄,金融会计理论探索与制度创新--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2017学术年会综述,《会计研究》,2018(03):91-93
5.丁友刚,王彬彬,李叶梅.银行贷款拨备计提:一个文献综述.《财务研究》,2018(01):86-94.
6.丁友刚,贷款拨备:从“已知的未知”到“未知的未知”?《会计研究》2017.9
7.朱滔,丁友刚,产权性质、领导权结构变化与公司业绩,《会计研究》2016.5
8.樊后裕,丁友刚,内部控制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吗?《财务研究》2016.4,P22-32
9.丁友刚; 饶品贵; 姜国华; 沈永建; 陈冬华,第三届“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2014.12
10.丁友刚,王永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研究,《会计研究》,2013.12
11.丁友刚,文佑云,我国总会计师制度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基于相关政策与法规之间的冲突性与不完善性的思考,《会计研究》,2012.8
12.丁友刚,宋献中,基于多元logit模型的国有企业高管更换机理研究,《统计研究》,2011.6
13.丁友刚; 宋献中,政府控制、高管更换与公司业绩,《会计研究》,2011.6
14.丁友刚, 岳小迪,贷款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动态、进展与启示,《当代财经》,2009.5
15.丁友刚, 岳小迪,贷款拨备,会计透明与银行稳健,《会计研究》,2009.3
16.丁友刚, 胡兴国,内部控制、契约秩序与法律要求,《审计研究》,2008.4
17.丁友刚, 胡兴国,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会计研究》,2007.12
18.丁友刚,宋献中,贷款损失的税收政策研究,《税务研究》,2006.12
19.郝玉芹,丁友刚,从广州市房地产纠纷案看契税征管模式优化,《财政研究》,2004.11
20.丁友刚,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问题、争论与选择,《会计研究》,2004.3
21.丁友刚,对银行收费的理性思考——基于银行业成本核算模式变迁与银行收费的动因和依据研究,《金融研究》,2003.11
22.丁友刚,梁冰,激励—约束权衡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行为,《南方金融》,2002.12
23.丁友刚,梁冰,对商业银行呆账准备金提取和核销制度的若干思考,《金融研究》,2001.8
24.丁友刚,王华,成本的行为解说与行为治理研究,《暨南学报》,2001.5
25.丁友刚,梁冰,对《呆账准备金提取和核销制度》若干问题思考,《金融研究报告(专报)》,2001.1
26.王华, 赖红宁,丁友刚,论21世纪高等财经教育的服务方向和培养目标,《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5
27.王华,丁友刚,赖红宁,财务报告实务协调化的衡量,《会计研究》,2000.4
(二)专业论文
1.段然,丁友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应用指引研究,《财务与会计》,2020.7(上)
2.丁友刚,王永超,强化内控建设以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会计报》,2020.4.3
3.丁友刚,“四位一体”的“高级财务管理”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广东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成果案例集》2016.10,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丁友刚,王永超,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及其制定和披露研究,《财务与会计》,2015.6
5.丁友刚,李姗,美国高校CFO权责及其对我国高校总会计师权责定位的启示,《高教探索》,2012.3
6.丁友刚,甘慧希,美国联邦政府《CFO法案》的经验与启示,《会计之友》,2012.6(下)
7.丁友刚,王永超,内部控制监管:理论与展望,《中国会计报》,2012.6.1
8.丁友刚, 王永超,美国内部控制实施与监管的经验与启示,《财务与会计》,2012.2,收录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12.6
9.丁友刚,政府控制、产权激励与政府干预:文献综述,《会计之友》,2011.9
10.丁友刚,谢潮昂,姚姿,Kaplan访谈系列(十一)(译文),《会计之友》2011.3(上)
11.丁友刚,卢敏珠,甘慧希,Kaplan访谈系列(十)(译文),《会计之友》2011.2(下)
12.丁友刚,李碧荣,李姗,Kaplan 访谈系列(九)(译文),《会计之友》2011.2(中)
13.丁友刚,李碧荣,张姗,Kaplan 访谈系列(八)(译文),《会计之友》2011.2(上)
14.姚姿,丁友刚,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七)(译文),《会计之友》2010.3(上)
15.姚姿,丁友刚,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六)(译文),《会计之友》2010.2(下)
16.丁友刚,姚姿,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五)(译文),《会计之友》2010.2(中)
17.姚姿,丁友刚,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四)(译文),《会计之友》2010.2(上)
18.姚姿,丁友刚,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三)(译文),《会计之友》2010.1(下)
19.丁友刚,姚姿,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二)(译文),《会计之友》2010.1(中)
20.丁友刚,姚姿,Kaplan和Norton 访谈系列(一)(译文),《会计之友》2010.1(上)
21.丁友刚,姚姿,Kaplan学术成果述略,《会计之友》,2009.8
22.丁友刚,姚姿,管理会计竞争优势(译文),《会计之友》,2009.8
23.丁友刚,试论对会计案例教学的正确认识,《会计之友》,2007.10
24.丁友刚,黄立清,酒店业财务控制问题研究,《财会通讯》,2006.2
25.苌景洲,丁友刚,对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思考与评价,《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6.25 30.
26.丁友刚, 郝玉芹,企业财务报告舞弊动机与警戒信号,《财会通讯》,2004.12
27.丁友刚,试论WTO补贴政策空间与应对策略,《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3.24
28.陈工孟,毛付根,丁友刚,加快管理会计基础建设提高商业银行竞争能力,《金融会计》,2002.7
29.毛付根,丁友刚,陈工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财会通讯》,2002.5
30.丁友刚,毛付根,陈工孟,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应用,《财务与会计》,2002.5
31.郝玉芹,丁友刚,小企业的特征和审计重点,《广东审计》,2001.8
32.丁友刚,中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研究与回顾,《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会计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资料汇编(一)》,2000.5
33.罗绍德,丁友刚,“负商誉”存在吗?《广西会计》,2000.1
34.王华,丁友刚,关于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探讨,《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
35.丁友刚,“伟哥”经济学,《经济学消息报》,1999.22
36.丁友刚,对企业成本行为恶化现象的分析,《经济学消息报》,1999.15
37.丁友刚,试论负商誉的非存在性,《财会研究》,1999.3
38.王华,丁友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广东财会》,1999.2
39.丁友刚,管理会计研究展望(译文),《广东财会》,1999.1
40.丁友刚,完善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广东审计》,1998.11
41.丁友刚,魏朗,增值职业:2005年特许会计师业展望(编译),《广东审计》,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