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部署要求,推动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全过程,进一步筑牢师生理想信念根基,近日,在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潘连众的带领下,研究生处教工党支部、2023级和2024级研究生党支部前往龙岩古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循着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行力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协成店
师生们抵达古田后,首站来到那座见证历史转折的砖木小楼——协成店。1930年1月,面对红四军内部的悲观情绪,毛泽东在这栋二层小楼的东厢房内,借着一盏油灯的微光,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批判了消极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坚定了全军的革命信念。
协成店的青瓦灰墙在岁月中静静矗立,这里虽没有恢弘的建筑,却因一篇雄文而成为照亮革命征程的精神地标,虽没有过多的陈列展品,却处处涌动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当讲解员讲述着当时革命处于低潮、党内存在悲观情绪的历史背景时,大家愈发感受到这篇文章背后的勇气与远见,深刻理解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仅是一句伟大的预言,更是一种穿透黑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古田会议会址
一座庭院,见证着中国革命一段苦难辉煌的岁月;一次会议,使创建之初的人民军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白墙青瓦的古田会议会址庄重古朴,“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大字熠熠生辉。
走进古田会议会场旧址,会场仍保持着90多年前简朴庄严的布置。师生认真地观看会址每个场所,凝望着廊柱上富有鲜明战斗性的“八个反对”标语,注视着鲜红的党旗与马克思、列宁的画像,共同回忆先辈们探寻革命道路时筚路蓝缕、艰辛奋斗的情景,更深刻地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信念。
主席纪念园
在毛主席纪念园,师生们拾级而上,踏上151级寓意深远的台阶。站在汉白玉雕成的毛主席雕像前,师生们深切缅怀这位伟大领袖的丰功伟绩,感悟其思想风范的不朽魅力。今日的繁荣是先辈们浴血奋战造就的,我们始终铭记,不忘初心,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砥砺奋进。
古田会议纪念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古田会议纪念馆里,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生动展示了人民军队在古田会议精神指引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壮阔历程。
纪念馆内共设置10个展厅,通过“历史背景”、“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主题,系统阐释了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要义。师生们认真听取讲解,凝神观看珍贵文物与影像资料,在重温人民军队浴血奋战、砥砺前行的光辉历程中,强烈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也更加明晰了今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责任担当。
总结与展望

活动结束后,潘连众与师生畅谈本次参观学习的感悟。他嘱咐同学们要以古田精神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史学习融入日常、贯穿始终,并提出三点期待:一是以思想铸魂,筑牢信念根基。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路。二是以勤学立身,锻造过硬本领。以思想引领激发学习动力,以严谨治学保障科研质量,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学术探索中攀高峰,在服务实践中显担当。三是以党性修身,永葆先锋本色。继承“政治建军”传统,锤炼政治品格,在科研攻关中敢为先,在服务群众中甘奉献,在日常生活中严律己,以青春书写时代华章。

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说到:“我们再次来到这里,目的是寻根溯源,深入思考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此次古田之行,正是一次追求信仰之源的现场思政教学课,师生们在红色历程的回溯中与历史对话,于真理故事的浸润中体悟思想的深邃力量,让红色精神真正沉淀于心、转化为行动的自觉。未来,这份信仰之光将持续照亮前行之路,激励青年一代在青春赛道上勇担使命,以奋斗之姿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红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