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忠院长在201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事、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刚才刘光忠书记和杨熠老师的讲话,表达了学院教职员工的心声。毕业典礼是你们人生的重要节点,在此,我也想与你们分享几句心里话,谈谈我对工作和人生的看法。
今天有81位同学,其中包括60位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MPAcc)和5位税务专业硕士(MT)以及16位在职攻读MPAcc的同学,经过二至四年紧张的学习和严格的论文答辩,大家顺利毕业并获得专业硕士学位,确实是可喜可贺,替你们高兴,为你们骄傲,向你们祝贺!你们获取的专业硕士学位来之不易,特别是16位在职的MPAcc的同学,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人,还要学习,实属不易。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毕业的五位MT,是我们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将载入学院的发展史册,我们为你们骄傲,对你们寄予厚望!
在你们顺利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去追逐你们的梦想之际,我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三点感想,供你们参考。
第一,懂得感恩,学会珍惜,是成长成才的必经之道。回顾求学经历,我十分庆幸自己遇上拨乱反正的好时机,感恩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力排众议,恢复高考,赋予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打破阶层固化藩篱向上流动的机会。回顾学术之路,我十分庆幸自己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政治清明,环境稳定,使我们这代人不必像葛家澍教授、余绪缨教授、常勋教授等前辈在战火纷飞中颠沛流离,在政治运动中夹缝求生。回想成长历程,我十分感激恩师栽培指点、领导赏识提携、朋友鼎力相助,同事融洽相处,学生拥戴鼓励。我时常在想,如果1986年我在Dalhousie大学学成后,选择留在加拿大,而没有回国,那我的人生轨迹将是另一番我想也想象不出的景象,但肯定没有机会参与国家级会计审计标准的制定,肯定没有机会出任像中国银行这样知名的金融机构的董事,肯定没有机会参与组建像天健这样声誉卓著的会计师事务所,当然也没有机会追随葛家澍、余绪缨、常勋等会计大家。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和机会,我都将沦为平庸,难以成才。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归根结底,是希望同学们要怀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爱岗敬业,以专业人士的风范,用良好的工作业绩,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第二,博闻强记,独立思考,是求学治学的黄金法则。今天我们举行毕业典礼,英语是commencement,既有学位授予典礼的意思,也有开始和开端的含义。你们马上就要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毕业了,但作为社会人,尤其是作为专业人士,你们的求学治学之路才刚刚开始。在校园里,你们学习知识、认识真理、认识确定性,到了社会上,你们将开始认识错误、认识多样性、认识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商业模式日新月异,技术创新风起云涌,传统被颠覆,方式被改变,格局被打破。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既忌讳孤陋寡闻、闭门造车,更忌讳人云亦云、偏听偏信,缺乏独立思考。这里,我想借用《礼记·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来谈谈你们作为专业人士在社会大学的求学之道。博学之意味着从事会计和税务工作的专业人士,既要不断丰富会计和税收学科的内涵,也要拓展会计和税收学科的外延,既要走得进去,更要跳得出来,拓宽视野,广泛涉猎经济、管理、金融、财政、法律、信息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将其他学科的先进思想和方法吸纳到工作中。衷心希望在拓展会计和税收这两个学科的内涵和外延方面,看到你们的身影,听到你们的捷报。审问之意味着从事会计和税收工作的专业人士,应当详细探寻、系统了解与我们的工作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务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我想,这也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最大区别。慎思之意味着从事会计和税收的专业人士,要以批判性的思维,对会计和税收的新旧流派、观点和做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和审视,探索改进之道,提出对策建议。明辨之意味着从事会计和税收工作的专业人士,要充分发挥专业判断能力,识别会计和税收理论和实务的良莠、局限和适用前提,不要被徒有其表的伪理论所蒙骗。笃行之意味着从事会计和税收工作的专业人士,应身体力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努力践行国内外的前沿理论和先进理念。作为受人敬重的专业人士,希望各位同学始终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你们的座右铭,将终身学习、追求卓越作为你们的新常态。
第三,提升能力,管理欲望,是豁达人生的幸福秘笈。你们即将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放飞梦想,追求幸福的人生。王阳明主张以豁达的心态为人处世,抑制欲望,抛弃声色名利,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追求心灵的富足和放松。对此,我深以为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Happiness = Satisfaction ÷ Desire, 翻译成中文就是:幸福=效用÷欲望,指出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幸福就是欲望的满足程度,也可以说是“知足常乐”。前一阵子研究生处组织的沙龙,我也给大家介绍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幸福公式:幸福=能力-欲望,说明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尽量抑制自己的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幸福公式中的能力,除了专业胜任能力之外,还包括“五种能力”,即政治把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出谋划策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幸福公式中的欲望,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声色名利。在这里,我还想补充一点,要真正幸福,就要克服人性的阴暗面,树立正确的幸福观。2015年的股市,充分折射出人性的阴暗面。2015年上半年,股市飙涨,不做股票的人,看到做股票的人赚了很多钱,其实他们也没有损失什么,就觉得很痛苦。2015年下半年,股市大跌,不做股票的人,看到做股票的人损失惨重,其实他们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就觉得很幸福。对这种人而言,“别人的幸福=自己的痛苦”,“别人的痛苦=自己的幸福”。持这种幸福观的人,永远不能真正幸福,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幸福是邪恶的、扭曲的。因此,希望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真正的幸福,应当是积极向上的,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只要自己的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我们就应当觉得幸福;真正的幸福,应当是充满爱心的,只要别人过得好,我们就应当觉得幸福,由衷祝福;真正的幸福,应当是充满正能量的,只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天下太平,我们就有理由感到幸福。
最后,在你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之际,我谨引用孟子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现代人喜欢把孟子的这句话改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实,一个人如果想“善其身”和“济天下”,还是用孟子的原话和顺序为好。孟子的这句话既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也彰显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堪称“儒道互补”。孟子的这句话教导我们,做人要大度、厚道、宽容、诚信、正直,要有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再次祝贺同学们顺利毕业! 祝愿同学们事业有成,幸福快乐!常回家看看,学院永远是你们的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