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赠书寄语表深情

发布日期:2012-05-03     点击:
    为表达所有学员对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项目、中国会计学会和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培育的感激之情,4月27日上午,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一期学员在学院图书馆一楼举行了毕业赠书仪式。黄世忠副院长、教务处和信息管理处处领导出席赠书仪式。
    六年前的今天,在这里启动了会计领军人才学术一期项目。六年过去了,大家改变了很多,有的白发爬上了鬓角,有的智慧的头上又亮了很多,多了份成熟,多了份自信。也有很多没有改变,不变的是对学术的那份执着,不变的是满腔的激情。重聚学院,大家相互问候、打趣、谈笑,述说着彼此的变化,分享着彼此的成长,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出现的是只有久别重逢的多年老友间才能迸发的热情和纯真的情怀。
    六年间,财政部和学院为后备人才项目付出了很多。今天,大家回到这里,带来了这六年间的成果。这些书是同学们在这六年间完成的专著、译著和教材,共145种,236 本。同学们带着感恩的心,用自己的成果回馈母校,同时也是接受母校的验收。希望以后更上一层楼,发表更多高质量的文章,出版更多高质量的专著和教材,定期向学院捐赠自己的学术成果。
    会计学术领军班班主任、中国会计学会田志心主任主持了赠书仪式。田老师饱含深情地回顾学术一期在财政部和学院关爱之下的成长道路。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王竹泉教授代表学术一期在赠书仪式上向财政部会计领军人才项目、学院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表达了全体同学的心声:一是三个感谢。感谢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和学院在过去六年间为培养学术一期所付出的心血。在培训期间,学院聘请了名师,精心设计了会计、经济、法律、文化等丰富多样的课程,并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感谢教务处和信息管理处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感谢同学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大家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取得了积极效果。二是三个收获。通过会计学术领军人才项目的六年培训,同学们开阔了眼界,懂得了在会计之外看会计,会计之外提高会计的影响力。此外,通过六年的培训、学习、交流与沟通,大大增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会计领军人才不同系列之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通过六年的学习,大家的教学科研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摆在面前的专著、译著和教材是同学们的部分研究成果。大家把这些专著教材陈列在学院图书馆,目的就是更好地接受会计界同仁、学院所有学员的检阅,以期能进一步提高。三是不忘责任。记得开班之际,王军副部长曾鼓励大家“让你的文章更多地被别人引用,让你的学生更多地被社会重用,让你的成果影响会计和会计以外的领域,让你的名字能够影响明天以后的学人”,同学们一直记得自己的社会责任,毕业只是学习的起点。目前取得的成绩和王部长的期望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在持续学习、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更加身体力行地履行社会责任  注重科研,重视教学,服务社会。
    黄世忠副院长首先代表学院感谢同学们的赠书,表示学院将在图书馆设立一个学术领军(后备)人才赠书专柜,向学院所有学员展示大家的学术成果。他希望同学们以后再出新书时,依然记得赠送给学院,并希望大家把自己出版论文的代表作电子版本发送给学院,学院将每年为大家出版论文集,希望在座各位的科研成果更多地影响学院所有学员。二是持续期待。同学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成为学术领军人才,期待同学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母校。今后学院将扩大全日制研究生教学和培养,迫切需要增加和提升师资力量。因此,非常期待得到领军班各位同学的支持。三是殷切寄语。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要增加在国际会计领域的话语权。目前我国在IASB的委员人数有所增加,影响力在扩大。当前国际会计准则的实务已经超越了概念框架和财务会计理论的解释能力,希望大家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方面潜心聚力,大力推进财务会计理论研究,进而更大地发挥中国会计学术界的国际影响力。
    仪式结束后,学术一期学员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一道,为每一本书包上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专门印制的红色腰封,并一起把学员捐赠的专著、译著和教材装上了图书馆特设的图书专柜,并专柜前摄影留念。最后大家在信息处负责同志的带领下参观了图书馆。
    大家对今天的活动感慨良多:送出去的是我们的成果,更是即将接受社会检验的领军人才的责任感。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单取决于经济和技术的强大,更取决于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国民品格。我们的成果是否能够贡献于中国的发展?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视野、胸怀和领导力应时代需求,引领时代发展?捧着沉甸甸的书籍,回忆着爬格子时的汗水、坚持、烦恼、顿悟和喜悦,一股只有创作者才能领会的暖流涌上心头,大家想说:我们无愧于领军人才的称号。
    六年风雨 六年欢歌 我们相聚 我们进步
    六年点滴 汇成江河 成就历史 神马浮云 都是经历都是沧桑
    领军过程 既是平台 又是责任 我们一如既往 面向未来
 
(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一期  沈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