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三期培训班学员在我院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毕业讲堂活动。学术三期全体学员已在我院完成六年的系统学习,将于今年年底毕业,本次活动也是为表达对培养母校的感恩之情,将六年来的所思所想所学,以毕业讲堂的方式回馈母校,将最前沿的会计知识和信息与大家分享交流,也是为我院MPACC全日制研究生未来职业规划开展的讲堂活动。中国会计学会田志心副秘书长、我院黄世忠副院长、教务处黄京菁处长莅临讲堂聆听研讨。邓建平老师以研究生处副处长和学术三期学员的双重身份,主持毕业讲堂。
本次毕业讲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三位主讲嘉宾献上精彩的三场专题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叶康涛副教授讲授如何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认为其核心是改变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关注,不再盲目坚持稳健性、可靠性等信息要素,要强调成本-效益因果性、可控性等信息,这样才能有效帮助企业管理决策。暨南大学黎文靖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言语、新时代学生最关心的网络热点描述了互联网时代商业环境的变革创新,从而引出其对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中国海洋大学房巧玲教授为大家介绍了辩论式教学法的理念设计与应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碰撞。北京工商大学张继德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琦教授、安徽大学杨棉之教授分别对三场讲座进行“火辣辣”的点评,碰撞思想的火花。
第二部分是开展以“会计从业人员能力框架及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圆桌讨论。学术三期的四位讨论嘉宾主要围绕在校研究生关心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会计发展前景、人生职业规划、会计工作素养等热门话题做深度演讲和交流。西南财经大学罗宏教授提出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严谨学习,学习分析问题所在和如何解决问题,逐步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断改变思维方式,拓宽知识面。西安交通大学田高良教授从人生战略地图的角度谈人生职业规划,同时提出要有“三业”精神:敬业精神、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上海海事大学张川教授认为会计是一种语言,强调要提高沟通能力和战略眼光,同时在尚可选择的时候,尽可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安徽工业大学章铁生教授也谈到了职业生涯规划时的选择问题,要从自身角度考虑,量力而行,同时强调环境变化对会计择业带来的影响和挑战。随后,研究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困惑,各位圆桌嘉宾及台下的其他学术三期学员们针对大家的各种问题给出了详细而又幽默的独到见解,帮助研究生们更好地就业择业,做好会计人生职业规划。
经过四个小时的激烈交流与讨论,这场主毕业讲座取得圆满成功,在场的每一位领导、老师和学生都收获了满满的人生财富,对研究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提供很多帮助。(通讯员:孙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