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远方。我们在时空里绽放生命,要有足够的空间来记载生命年轮,生命才会饱满,犹如鱼的洄游,所以我们离开故乡,要“行万里路”。人需要诗。我们在过去、现在、未来中穿行,却不能恒久,我们有乡愁、有畏惧、有迷茫,要时常与灵魂对话,所以我们“读万卷书”。人需要择一隅栖息。这不是生命的苟且,而是思考生命后的通透,是放下执念的和解,是坦然接受的平静和从容。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便是我心仪的可栖息的一隅。
从少年求学开始,辗转由重庆到成都,由北京到江苏,其间工作、学习、深造交织往复,那一段青春时光记载了巴蜀的平沃和险峻、北国的雄壮和辽阔、江南的温婉和清秀,但在内心深处总有些许“他乡萍梗漫淹留”的惆怅。而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却给了我“诗意的栖居”的安详。
使我动心和心动的,是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与自然相拥的格局,是自然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交相感染的气韵。
人类喜背山临水而居,山脚下、江河边常常是我们居住位置的描述。后现代的工业文明却汹涌地挣脱了自然的怀抱,自然地理也逐渐演变成社会地理和人文地理。人类对生命的定位,往往不再依赖自然坐标,而是社会坐标。人性也伴随人类文明全面释放,我们最大限度开发了自然,也不由自主的囿于“社会茧房”。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却认真地拥抱着自然,没有围墙、没有藩篱,甚至没有界限。半山环抱,两湾碧水环绕,自然也慷慨地敞开胸怀,沁润着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一墙一瓦。
在蜿蜒的山中步道感受徐徐清风,在清澈的水岸边观赏白鹭嬉戏,在静谧的林中小径上追寻倏忽而逝的松鼠。可以和日月星辰交流,和山泉溪水晤谈;可以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花草之微,身有所属、情有所堪、神有所安;左顾青山如黛,右盼繁花似锦,胸有丘壑、腹有诗书、眉目有山河。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工作与生活,竟如此奢侈地融入了自然。
在与自然交互中,看到生命脆弱,所以只好坚强;知道生命有限,所以只好坦然;悟到人性的浮躁与功利,所以尽量给人文、知识、学术以纯粹和质朴。
工作之余,在办公室累累书稿中起身放松小憩,一杯清茶足以。不需音乐,窗外时有鸟语盈耳;不必挂画,门外有一巨幅——名叫自然。
星期天带着女儿在学院漫步,看着眼前的校园美景突然感慨——时光荏苒,那山、那水、那白墙、那红瓦依旧,甚至那几丛盛开的三角梅,依稀也是我刚来时的模样。回头看着两岁的女儿懵懂地跟在一只蝴蝶后边奔跑,我的这些“依旧”,抑或会是她的乡愁。
生命有轮回,愿风骨永不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