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报》刊文|丁友刚: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帆再扬 ——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20周年记

发布日期:2025-10-17 作者: 点击: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帆再扬

——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20周年记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丁友刚

       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自2005年启动以来,不断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与会计行业发展趋势,精准对接“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管理型”会计人才需求,积极推动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为2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引领。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在财政部领导下,承担了学术类、行政事业类、总会计师高端班、国际化高端班、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班、会计知识大赛班等多类人才培养任务,历经二十载深耕,培育出一批批兼具专业深度与战略视野的“头雁”式领军人才,成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会计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坚守理念,夯实人才培养内核

       自人才培养之始,学院就紧紧围绕“服务人才强国”目标,形成“思想引领、专业赋能、突破边界”的培养理念,努力将每一位学员培育成扛责善领的“头雁”。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信念根基。学院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大思政课”深度融入培养方案与课程设计。邀请专业师资讲授专题党课,创新拓展红色教育形式,组织学员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党性学习,通过“理论浸润+实地感悟”厚植家国情怀、涵养奋斗精神。围绕财会工作主线,学习党的财经政策与治国理政方略,助力学员精准把握国家经济发展方向,校准个人事业发展航向,做到与国家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依托典型案例,开展商业伦理、职业道德、行业诚信专题教学,引导学员坚守职业底线。以党政教育立魂、诚信教育固本,为高端会计人才筑牢政治立场与价值导向,塑造“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价值底色,为高端财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

      聚焦专业赋能,塑造引领能力。高端人才专业能力培养必须定位高端。课程设计方面,紧跟时代与行业发展需求,始终坚持“三个结合”——与财政改革发展结合,学习国内外财税体制改革理论与政策新动向;与金融市场发展结合,学习前沿金融市场理论与政策;与信息技术发展结合,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与技能。师资选聘方面,汇聚部委领导、国内外知名院校专家、头部企业财务高管等优质资源,通过政策解读、理论精讲、案例剖析、经验分享等形式,为学员提供高质量教学服务。在学习形式上,高度重视理论与实务的衔接,采用“在院培训+现场教学”模式,组织学员赴各行业代表性企事业单位实地交流和研学,全面提升学员的高端专业能力。

      倡导突破边界,提升综合素养。高端财会人才的培养从一开始就秉持“跳出会计看会计”理念,围绕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广泛开设科技与人文素养课程,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大集中”期间,更是广泛邀请两院院士、政府部长、人文学家等集中授课研讨,培育学员科技思维、全局视野与人文素养。综合素养的提升不仅成为学员职业进阶的核心竞争力,更能让他们在应对行业复杂挑战、助力单位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全面型领导者的作用。

深耕特色,构建人才培养优势

      在20年人才培养探索历程中,学院领导与教务团队全程深度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并结合区位特点与人才培养需求,逐步创新形成“厦国会”特色。

      全面融通中外,深化国际培养。厦门作为东南沿海的开放门户与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窗口,为学院国际化培养提供了独特区位支撑。学院课程突出与国际接轨,汇聚国际知名学府名师优秀师资,深度剖析国内外会计体系差异;积极推动学员开展国际交流,通过小型研讨会与国外学者们围绕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碰撞观点,在了解国际行业标准与动态的同时,结合国内实践反馈观察,为行业标准完善提供中国视角。国际化培养有效提升学员国际视野和研究水平,充分展示中国会计实践成果,积极融入并有效参与国际会计治理体系,让学院成为连接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行业的“桥梁”。

      践行知行合一,实干引领成长。学院以“学用相长”推进人才培养,让学习始终紧扣岗位实践。针对行政事业类学员提升财务管理与服务沟通意识的需求,跨界开设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企业会计准则、商务谈判与沟通等课程,助其借鉴企业先进管理经验。许多学员反馈由此打破工作思维局限,找到解决部门协同和经费管理问题的新方向。此外,学院通过长期跟踪管理深化实效,组织学员在非集训期结合岗位特点,组队研究会计行业难点,坚持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应对问题的具体方案。从深度参与政府会计改革为完善制度贡献力量,到融合理论与实务,开发专题课程、著书立说,成长为行业领军者。学员们逐步实现了从课堂汲取知识到岗位创造价值的进阶,这份扎根实践的成长,让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实干价值在行业发展中清晰彰显。

      注重协同聚力,形成人才联动。学院承接各类全国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在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人才联动”培养特质。依托班级平台构建多层级常态化互动场景,既打破地域阻隔与类别界限,更让不同背景的人才在交流中碰撞价值。从引导班级内部不同研究方向学员开展思维交锋,到推动不同类别全国高端会计人才深度对话,再到促成全国与地方高端会计人才互学互鉴,“跨界互动”已融入培养各环节。以学术类人才为例,他们既在班级内以学术研讨、跨学科主题分享拓宽认知维度,又与实务界学员同堂研讨,围绕重大会计实践课题联合攻关,将这种跨背景、跨层级的互动优势,转化为破解行业难题的合力,有效聚合各类人才价值。

       勇于躬行担当,接力扶智送教。学院将“践行社会责任、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作为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鲜明导向与特色优势。2011年,由学术一期学员率先发起“西部送教”活动,2017年行政事业班学员接力加入这一活动,“西部送教”已然成为高端会计人才践行社会责任的必修课。十四年来,学院累计组织10个班级、300余名学员走进新疆、甘肃、西藏、云南、内蒙等西部省区,举办学术分享会、研讨会、示范课160余场,覆盖教育、医疗、行政管理领域,学员们与当地会计从业者、高校师生深入交流,帮助西部地区补齐财经专业人才教育短板,拓宽行业视野,为当地会计行业发展出谋划策,广受社会认可,更有学员受聘当地高校客座教授或主动请缨赴西部挂职。这份跨越山海的专业传递,正是高端会计人才以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写照,让“领军者服务国家、担当一方”的使命愈发鲜明。

展望未来,推动人才培养升级

      进入新发展阶段,学院将以深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持续优化培养体系、迭代服务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高端会计人才,持续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

      聚焦政治能力,夯实专业根基。学院将持续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既助力人才精准把握财税政策要点,更引导其从国家治理全局审视会计工作,强化会计人员思想引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精神文化塑造,为会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政治过硬、专业扎实的人才根基。

      服务重大战略,深化培养机制。学院将坚持在人才培养的方向校准与体系适配中主动发力,一方面,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围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人才需求,动态调整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着力点,更好服务财政中心工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输送专业财会力量;另一方面,加强与财政部相关司局沟通对接,结合学员岗位与职业规划,紧扣应用型、实践型定位,持续完善各类高端人才核心能力框架建设、丰富充实课程体系,构建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人才成长支持体系。

      构筑交流平台,实现成长共赢。学院始终视每一位学员为共同成长的同行者,深知毕业并非双方联系的终点,而是共赴成长新程的起点。学院将持续强化对高端会计人才服务体系的打造,以“精准赋能长效成长”为核心,从三方面深化服务:一是依托学院智库优势、平台资源及学员实践经验,推动学院智库与学员开展联合专项研究,既助力学员紧跟时代步伐、参与学术实践,也为学院研究注入实践视角;二是积极搭建学员与用人单位、会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的联动平台,为学员发挥专业价值提供联络支持,赋能其深度参与行业实践;三是定期邀请毕业学员返校授课与分享经验,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内容反哺学院,促成新老学员对话交流,凝聚共同成长力量。学院将始终作为学员成长的“后盾”与“纽带”,共促行业长远发展。

      回望过往,厦国会以理念为基、特色为翼,在高端会计人才培养路上步履坚实;展望未来,学院将牢记使命嘱托,深入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国家会计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更优的培养体系、更实的服务举措,持续为人才强国建设输送“专业过硬、视野开阔”的财会行业中坚力量。

版权所有 ©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闽ICP备05022664号-1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3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