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巴曙松:“互联互通”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资产定价

发布日期:2017-10-30     点击:
 
 
  10月30日上午,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第十二次联合集训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学术报告厅拉开大幕。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巴曙松教授亮相领军集训首门课程,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黄世忠教授担任主持人。
 
 
  巴曙松教授在开场中首先指出,人民币融入全球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资产格局重新配置是大势所趋,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如何为人民币资产定价以及如何管理短期波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是当前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接着,他从历史视角阐述了美国、日本、德国在经济强盛之后,其货币融入全球金融体系时,带来的国际资产配置格局重大调整。然后,巴教授着重分析了当下正面临着的以人民币资产为主导的第三次重大调整。他表示,从2008年至今所面临的再次变革动力的重点是如何定价人民币资产。伴随着人民币入篮SDR、中国资本全球配置与“一带一路”全方位开放倡议,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的资本输出国之一,中国企业步入国际化配置阶段更有利于合理布局国民财富,同时,也有利于分享全球经济的增长收益。
 
 
  巴教授认为,在近年的金融业对外开放上有两个标志性事件:其一为人民币加入SDR,其二为中国股市被纳入MSCI的新兴市场指数。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两个指标可以发现我们对外开放领域的不平衡,或者说实体经济领域开放和金融领域开放的不平衡。在SDR的货币篮子里,人民币占比为10.92%。在IMF计算公式中,权重是基于贸易与人民币资产占比两个方面计算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贸易比重明显超过10%(为13-15%),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不到1%;同样,中国股市也同样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中国股市的市值为全世界第二位,但纳入到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股票,目前只包含在沪港通、深港通中的222只股票,仅占整个MSCI的0.74%。如果按中国实体经济的权重,中国在MSCI指数中占比可达到30-40%。债券市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香港市场上,马来西亚债券占比15%,中国债券仅占2%。今年,习主席在香港宣布债券通,这将会在今后稳打稳扎推进,各位财务高管人员也要把握机会加以运用。基于“互联互通”的不同金融产品的信息与博弈定价详细分析,巴教授指出,“互联互通”是人民币资产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模式创新。深港通、沪港通和债券通等资本开放的创新模式,很好地实现了多方共赢,也为实现国内资本和市场国际化,为最终的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赢取了时间与空间。接着,巴教授还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发展为例,回顾了境外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的经验,指出了当前中国在大宗商品市场发展上存在的仓储货物安全、资金缺乏等痛点,并提出与香港期货交易所构建大宗商品“互联互通”模式的设想。
 
 
  最后,巴教授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互联互通和产品汇集的平台,是中国金融渐进式国际化的结果,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中国实体经济为人民币资产定价,而非境外资金定价人民币资产。
文:“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 江日初
图:党办(院办) 涂绍程